EPDM塑膠地面工程施工介紹:
一、對基本層查驗,找到低洼地、起沙地區及縫隙等不符塑料整體面層攤鋪品質需求的點與片。低洼地地區須用石英沙、EPDM顆粒物、膠水拌和等方式填充,起沙地區須用電動打磨機打磨拋光,縫隙處須切“V”型口,注漿環氧樹脂膠用抗裂帶加強,監管按品質規定整頓及時。
.場所清除規定做到表層無厚塵、無油漬、變形縫解決整潔。
二、攤鋪前開展EPDM彈性層檢樣,總面積約1-2㎡,24小時后查詢粘接度是不是符合規定
三、 底涂解決
3.1. 用滾桶或無氣噴涂機按每平米0.2~0.4㎏(視膠水黏度而定,一般水泥混凝土0.2kg,瀝清0.4kg),開展底涂解決,塑料鋪設面范疇規定所有滾漆或噴漆及時,不可有忽略地區。
3.2. 較底層解決正常情況下在塑料鋪設前1鐘頭內進行,在底涂干固而未涂膜前開展EPDM膠粒彈性層鋪設,以*EPDM彈性層和基本的粘結抗壓強度。
3.3. 較底層解決時對變形縫的建筑立面亦需滾漆及時。若有*出10mm的變形縫,滾漆后須先用膠水和EPDM膠粒開展填充。
四、EPDM彈性層鋪設
4.1. EPDM膠粒彈性層攤鋪前,需審查膠水與EPDM膠粒應用占比,校**監管工作人員和工程建設監理要旁站監理搞好紀錄,*膠水和EPDM膠粒按1:6(凈重比),即每平米膠水使用量1.66kg,EPDM用量10kg。**計量檢定后倒進攪拌裝置內,勻稱拌和2~3分鐘,至攪拌均勻才行。旁站監理核查紀錄歸檔備查簿。
4.2. 將攪拌均勻的原材料運到攤鋪當場,用攤鋪機勻稱攤鋪。
4.3. 彈性層攤鋪正常情況下選用由運動場內孔向外側,由半圓形內向型半圓形外的鋪設次序,以降低制成品的環境污染。
4.4. 工程施工流程中立即查驗攤鋪的薄厚(操縱在10mm)及平面度(±3mm),對不夠10mm地區要開展填充、調整,部分平面度和薄厚發生分歧時要*薄厚。
4.5. 依據膠水的反應速率,決策每一次攤鋪機前行的效率和間距,以*平行面鋪設時接邊的平穩。邊緣位置可選用人力攤鋪,但要用加溫滾桶,在攤鋪時開展人力輾壓。工程建設監理方和校**監管工作人員應追蹤取樣攤鋪的薄厚(≥10mm)、平面度(±3mm)并搞好紀錄。
4.6. 地面溫度在8℃以內時,不可開展EPDM膠粒彈性層攤鋪工作。
產品推薦